排序算法之堆排序

排序算法之堆排序

堆排序是一种树形选择排序方法,它的特点是:在排序的过程中,将array[0,…,n-1]看成是一颗完全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,利用完全二叉树中双亲节点和孩子结点之间的内在关系,在当前无序区中选择关键字最大(最小)的元素。

  1. 若array[0,…,n-1]表示一颗完全二叉树的顺序存储模式,则双亲节点指针和孩子结点指针之间的内在关系如下

    任意一节点指针 i:
    父节点:i==0 ? null : (i-1)/2
    左孩子:2i + 1
    右孩子:2
    i + 2

  2. 堆的定义:n个关键字序列array[0,…,n-1],当且仅当满足下列要求:(0 <= i <= (n-1)/2)

    • array[i] <= array[2i + 1] 且 array[i] <= array[2i + 2]; 称为小根堆;
    • array[i] >= array[2i + 1] 且 array[i] >= array[2i + 2]; 称为大根堆;
  3. 建立大根堆:

    n个节点的完全二叉树array[0,…,n-1],最后一个节点n-1是第(n-1-1)/2个节点的孩子。对第(n-1-1)/2个节点为根的子树调整,使该子树称为堆。

    对于大根堆,调整方法为:若【根节点的关键字】小于【左右子女中关键字较大者】,则交换。

    之后向前依次对各节点((n-2)/2 - 1)~ 0为根的子树进行调整,看该节点值是否大于其左右子节点的值,若不是,将左右子节点中较大值与之交换,交换后可能会破坏下一级堆,于是继续采用上述方法构建下一级的堆,直到以该节点为根的子树构成堆为止。

    反复利用上述调整堆的方法建堆,直到根节点。

4.堆排序:(大根堆)
  1. 将存放在array[0,…,n-1]中的n个元素建成初始堆;
  2. 将堆顶元素与堆底元素进行交换,则序列的最大值即已放到正确的位置;
  3. 但此时堆被破坏,将堆顶元素向下调整使其继续保持大根堆的性质,再重复第②③步,直到堆中仅剩下一个元素为止。

堆排序算法的性能分析:

  • 空间复杂度:O(1);
  • 时间复杂度:建堆:O(n),每次调整o(log n),故最好、最坏、平均情况下:o(n*logn);
  • 稳定性:不稳定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public class HeapSort {

//将元素array[k]自上往下逐步调整树形结构
public static void heapAdjust(int[] array, int k, int length) {
int temp = array[k];
//i为初始化为节点k的左孩子,沿节点较大的子节点向下调整
for(int i = 2 * k + 1; i < length -1 ; i = 2 * i + 1) {
//左右孩子的节点分别为2*i+1,2*i+2

//选择出左右孩子较小的下标
if(i < length && array[i] < array[i+1]) {
i ++; //如果节点的右孩子>左孩子,则取右孩子节点的下标
}
if(temp >= array[i]) { //根节点 >=左右子女中关键字较大者,保持稳定
break;
}else {
array[k] = array[i]; //将子节点上移
k = i; //【关键】修改k值,以便继续向下调整
}
}
array[k] = temp; //插入正确的位置
}

public static void heapSort(int[] array) {
if(array == null || array.length == 0)
return ;
//建堆:从最后一个节点array.length-1的父节点(array.length-1-1)/2开始,直到根节点0,反复调整堆
for (int i = (array.length - 2) / 2; i >= 0; i--) {
heapAdjust(array, i, array.length);
}
//排序过程
for(int i=array.length-1; i>0; i--) {
int temp = array[0];
array[0] = array[i];
array[i] = temp;
heapAdjust(array, 0, i);//整理,将剩余的元素整理成堆
}

}
}